瓷的歷史

黏土受熱時,水分會首先蒸發
讓微粒結晶有如沙堡般堆疊在一起
並留下許多孔洞
溫度升高到900度左右(柴火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
黏土結晶顆粒會變得不穩定
被迫留在表面的原子越少越好
所有的結晶緊緊地靠在一起
壓縮成完整的單一物質(這就是陶)

當溫度升高到1300度
窯內變成白熱狀態
絕大多數配方錯誤的陶器會瞬間崩塌
只有高領土粗胚的能夠承受這樣的高溫而不變形
溫度繼續上升到1350度
原本在瓷粉配方中的長石會瞬間熔化
形成一條條玻璃血管
注入高嶺土骨架的所有孔隙
光亮而且潔白無瑕的瓷器就這樣誕生了

由唾手可得的黃土
經過高溫冶煉
變成通體白光亮的白色黃金
還有誰比煉金術士更適合擔任這個工作呢?

Meissen
加密過的鍊金術手抄本,藏於麥森國立博物館的檔案室中(1472, handschrift, from Meissen Archiv)

瓷、白黃金和煉金術士

Staat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Meissen, Historische Sammlungen P.44 Blatt 1.

1號,只有黏土
2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四比一
3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五比一
4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六比一
5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七比一
6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八比一
7號,黏土和石膏的比例九比

.....燒了5小時之後, 1號只有外表呈現白色, 2號和3號都崩塌了, 4號仍然維持形狀,但是顏色不對。後面三個(指的是5號6號和7號)都是 album et pellucidum (拉丁文的意思是白色而且半透明)。

5號是optimum (意思是最佳)...

國立瓷局麥森歷史檔案裡的一份1708年的實驗室手記,紀錄了瓷器被『再』發明的過程。在中國瓷器進入歐洲以前,西方人日常應用的容器都是以陶、木材或金屬為主。所以又白又透的瓷器一傳入歐洲,立刻被視為稀世珍寶。最初的瓷器數量非常的少,往往被當成最名貴的禮物送給國王和貴族,平常庶民根本無緣得見。

16世紀的歐洲人甚至認為瓷器有一種超自然的魔力,他們確信假如在中國瓷器里盛放毒藥的話,瓷器會開裂。到了16世紀中期,跟著葡萄牙人大量從中國帶回瓷器,收藏中國瓷器成為歐洲上層貴族的一種風潮。德文甚至有一個字專門來形容這種狂熱:瓷器病(Porzellankrankheit)。 到了17世紀,歐洲貴族之間競相購買中國出產的瓷器,由景德鎮到中國南方的出海口,絡繹不絕的掮客更加哄抬了瓷器的價格。然而,歐洲王公渴望自己能製造瓷器,而不只是向中國購買。全歐洲都在尋找製作瓷器的秘密,然而這種在高溫下燒結的白色黃金,只有中國製做的出來。

歐洲貴族之間競相購買中國出產的瓷器,由景德鎮到中國南方的出海口,也不斷製造出這種中西混雜的奇妙作品。
西方臉孔在中式庭園裡談情說愛,可謂提前展現了歷史奇特的穿越時刻。

一四五○年代,威尼斯玻璃匠為仿製瓷器,造出一種不透明玻璃,因其乳白色外觀取名為「不透明白玻璃」。十五世紀後期威尼斯的煉金術士,或許是受到聖馬可大教堂庫房收藏的幾件瓷器啟發,也想動手一試,結果只煉出某種類似玻璃的材質。托斯卡尼大公法蘭切斯可.梅迪奇(Francesco Medici)是個煉金狂,也投注大筆資金試圖造瓷。他手下的術士把玻璃、水晶研成粉末,攙進維琴察省的黏土,成果雖然的確潔白如瓷,卻幾乎不能入窯經火,也無法雕紋和塑形最後只勉強燒造出了幾十件,但是沒有一件能夠流傳下來。一六九八年,巴黎附近的聖克勞總算實驗出一種看似相當接近的材質,卻卻沒有留下任何實物或文獻。一七○一年契恩豪斯曾造訪此地,回報奧古斯都二世-聖克勞的產品明顯不及中國製造。甚至有許多工匠開始直接在陶器上塗上白白的釉,來山寨中國瓷器,Italian maiolica, French faience, or Delftware. 這些都是當有名的的山寨品。

也是在一七○一年,中歐一帶有所傳聞,甚至連大哲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都知悉:柏林有位出師的藥劑學徒博特格(Böttger),自稱煉金大師,已經成功地將銀幣煉成金子。想要滿庫黃金的普魯士腓特烈。威廉一世,下令追索此人,這名只有十九歲的江湖小騙子逃往附近的薩克森尼,卻又落入奧古斯都二世手中。

奧古斯都二世命他把賤金屬化為六千萬金幣,愈快愈好。
於是博特格和契恩豪斯一起研究製瓷祕方,奧古斯都二世把他閉禁在德勒茲登一座城堡的實驗室中,終年不得見天日,博特格在門上辛酸地寫下:「造金匠變成造鍋匠」。契恩豪斯、博特格二人,加上他們的助手,可謂組成了史上第一支研發州隊,既受到巨大的利潤願景驅使,又時時陷於擔心工業間諜的恐懼之中。

鍊金術士為了能夠融化高溫金屬,必須使用特製的坩鍋(Crucibles),也因此意外的發現了製作瓷的方法。

「在一次不經意的實驗中,煉金術士博特格(Böttger)發現他用來煮聚黃金的坩鍋變成瓷的樣子」
~1829年史丹佛郡陶藝史如此報導 (The History of the Staffordshire Potteries by Simeon Ackroyd Shaw (1785-1859) )

博特格當年使用的坩鍋
阿爾布雷希特堡(Albrechtsburg)監獄收藏

阿爾布雷希特堡(Albrechtsburg)監獄中收藏,博特格燒製的第一批瓷器。

一七○八年一月十五日,在永芬堡的高溫實驗室第一次開窯。這裡面放了七個不同的試驗體,使用來自科爾迪茨白色黏土,同時混合不同比例的雪花石膏。 他們終於成功。距離老師博雀恩豪斯開始實驗,想要找出一個純白又可透光的瓷杯,已經過了二十年;
年輕的煉金術士博特格也已經被秘密的監禁了八年,輾轉了三個不同的監獄。

阿爾布雷希特堡(Albrechtsburg)監獄,博特在此度過了他的餘生。牆上的塗鴉,『煉金術士淪為造鍋匠』,百年後依舊可以聽到他的感慨。

機敏、勤勉的博特格,運氣也很好(?),就在某種瓷配方終於獲致突破前夕,契恩豪斯去世了,因此讓他這位傳說中的「煉金師」,得以獨攬這項大成就的全部功勞。首批成品於一七○九年年初問世,其實是一種紅色瓷壺,類似備受推崇的宜興紫砂茶壺,奧古斯都二世的巨大收藏中就有數十件。短時間之內,又在薩克森尼發現了高嶺土層,品質和產量雙雙大獲提升。一七○九年,奧古斯都二挺的薩克森尼王家瓷器廠在麥森開張,就在德勒茲登東北處不遠。然而,儘管重兵守衛,嚴防外部間諜和內部叛徒,甚至把工匠鎖起來,奧古斯二世終究無法獨享製瓷機密。幾年之內,多位握有配方或高溫窯知識的工人逃離麥森,向其他王公兜售珍貴資訊。一開始,因為不熟悉如何建造高效能窯,而且一時難尋高嶺土來源,麥森的眾家對手進展遲緩。但及至一七六○年,歐洲地圖上已冒出大約三十處瓷廠,約有半數在日耳曼各邦境內。

德勒斯登的麥森瓷場是歐洲最早自行研發出瓷配方的加工廠

為什麼會這麼困難?

陶瓷不同於金屬、或玻璃,無法熔解和澆鑄。更正確的說法是,沒有其他材質一一能夠承受陶瓷熔化時的高溫。陶瓷的成分黏土和岩石一樣,熔解後就成了岩漿或熔岩。但就算能取得熔岩並灌入鑄模,也無法製造出強韌的陶瓷,至少絕對不是你認得的,或用來泡茶的那種,而是充滿孔洞的火山岩。所以製作陶瓷器的方法,並不是讓它們在高溫下融化,而是利用黏土的一種特性:燒結(sintering):黏土受熱時,水分會首先蒸發,讓微粒結晶有如沙堡般堆疊在一起,並留下許多孔洞,孔洞是水分消失後留下的空隙。溫度在升高黏土結晶顆粒之間的表面原子會變得不穩定,而降低整體不穩定的方法就是減少表面積,結果就是在高溫下結晶顆粒之間互相結合在一起。

波特格的實驗中使用了來自萊比錫的科爾迪茨白色黏土,它的成分非常接近景德鎮的高嶺土,而雪花石膏則是降低燒結油溫度的助熔劑,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才完成了第一個瓷器。

他們的不曉得這種用來炫富的發明,在二百年之後,解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擾。

瓷、白黃金和煉金術士

→ 十八世紀的彈夾牙

→ 廈門先生的不朽齒